踔厉奋发 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年全省教育工作会侧记-亚博888

 
亚博888
踔厉奋发 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年全省教育工作会侧记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2-25 | 62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24日,2022年全省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在蓉召开,全面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今年教育工作。

会上,西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市锦江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乐山市教育局6家单位作现场交流发言,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雅安市教育局、巴中市南江县7家单位作书面交流。

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可以窥见全省教育系统在2021年取得的突破和进展,以及四川教育近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更对四川教育砥砺奋进、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充满信心。

协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关键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根本保证。如何理顺党政关系,协力画出最大“同心圆”,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021年,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和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落户西华大学。这与该校坚持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以人才建设为核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分不开。西华大学坚持党管人才,打造高层次教师队伍。以2021年为例,该校党委先后召开20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柔性引进中国环境科学院吴丰昌院士及其团队,31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与此同时,学校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科研兴校;坚持党委行政共商共议,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双一流”建设名单,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名列其中。而这正是该校党政锚定一流农大建设的目标同题共答,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四川农业大学以2014年省属院校第一个核准章程为起点,推进党建入章,5次开展制度“废改立释”,从制度层面保障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在四川农业大学,书记校长带头坚持重大事项必沟通、日常工作常沟通,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凝聚共识,充分听取和尊重班子成员意见,寻求最大“公约数”。

比学赶超,高等教育迎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对标竞进、争创一流

自我省启动“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以来,按照“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现状找差距,跳出四川找标杆”的精神,全省高校掀起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新高潮。

成都理工大学对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昆明理工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立足实际制定活动方案,逐项落实落地,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学校位列最新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推出“珠峰人才计划”“珠峰科学研究计划”等重大改革举措,集中优势资源在关键领域形成突破性工作进展。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项目年合同经费上升至4.2亿元,重大项目数提升20%;获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国际合作奖1项。

西南财经大学将“对标竞进、争创一流”作为重要工作思路融入学校顶层设计,明确写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贯穿学校事业发展全方位全过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期间,西南财经大学就组织各学科开展对标定位,召开了16场学科建设专题调研会,围绕各学科建设现状与问题、标杆学科对比、目标定位与未来建设举措进行深入研讨。2021年,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西南财经大学7个学科上榜。

产教融合,赋能职业教育新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科教融合

2021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召开全省职教大会,被国务院表彰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五个省份之一。围绕四川省工业“5 1”、服务业“4 6”和农业“10 3”产业布局,四川优化本科专业2322个、高职专业2648个,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成效显现。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持续激发内生动力,通过自主造血,打造产教协作实体化运行新形态;成立全资产教融合型企业,对接学校专业群,全方位搭建体系完整的实践实训创新平台;组建股份制人才发展集团,围绕“研究中心、标准开发、就业推荐、培训服务”等八大功能,构建“招生—培养—就业—科研”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全链条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此外,该校还按照“学习工厂—工匠工坊”标准,建成经纬诺博幼儿园、首旅建国饭店、洲际假日酒店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正在建设九曲河白酒实训基地,“校中厂、厂中校”正落地生根。

职业院校如何赋能地方产业发展?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坚持实施“三对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围绕我省“5 1”产业布局和“德阳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战略,建设数控、焊接等4个国家和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将行业岗位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开发典型产品库、工艺技术库、教学案例库,建成教学案例库32个、活页教材71本,实现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

双向发力,教育回归初心

关键词:“双减”“双规范”

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2022年教育工作会明确,要持续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2021年,我省“营改非”“备改审”“政府指导价”三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重点任务如期完成,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全省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均在97.5%以上。

要保证“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政府重视至关重要。成都市锦江区将“双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事项,狠抓落实。目前已实现全区学校作业时间控制达标率、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义务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三个100%。在锦江区,区委书记、区长任“双减”工作推进指挥长,组建机构治理、风险防控、课堂提质、课后服务等专班,构建起党委政府、部门、学校、街道社区、网格哨点“五位一体”的“双减”工作体系。

向课内要质量,是“双减”工作的重要一环。广安市聚焦“五个提高”,致力于让学校回归育人主阵地。全市立项“双减”课题65个,以教研赋能“双减”工作开展。围绕“双减五提”特色品牌创建,坚持一手抓减负、一手抓提质。岳池县“半天无课日”集体教研机制、邻水县北城学校“超市 自主餐”阅读新模式、武胜县城南小学校优化评价改革、广安实验学校“3532”作业管理模式等辐射带动全市各中小学探寻“双减”新路径。

雅安市则以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全面发展试验市建设为契机,坚持协同育人,提升德育“凝聚力”。变教育“单兵作战”为部门“协同联动”,建立以市长任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部门协同参与,实现资源共享共建,“未成年人110指挥中心”成功入选最高检察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同时,围绕落实“双减”政策和新时期德育特点,大力推进集体备课、推门听课,总结研究成果,仅2020年就立项市级德育课题40项。芦山县隆兴中心校德育素材编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科学规划,绘就发展新蓝图

关键词: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做深做实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是四川省委改革办发布的2021年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十件大事之一。具体到教育而言,就是要做好学校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让人民群众对教育更有获得感。

绵阳市教体局紧扣基础教育“城挤乡弱村空”问题的化解,率先在全省实施提升城乡教育供给水平“1 4”工程。围绕县域内片区划分及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手抓“学校撤并”,一手抓“扩容增量”。目前,全市已调整学校176所,开工新建、改扩建学校131所,综合利用闲置资源面积达72.88万平方米。突出“双向联动”,推动教师资源配置合理化。启动教科研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增强乡镇教师专业发展的“造血”机能。并在三台、盐亭、北川先行试点学区制管理改革,建立一支队伍、一套课程、一体管理、一同考核体系。目前,全市有学区制试点县3个、学区25个、涉及学校171所。

乐山市坚持教育规划主动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学校布局由“行政区”向“经济区”转变,全市40个乡镇级片区拟撤销学校189所(个)、新建学校23所、划分学区36个。坚持规划与教育优质均衡相结合,统筹兼顾优化学校布局和增加学校数量,重点支持峨边、马边等民族地区以及学位比较紧缺的市中区等学校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新增学位约2万个。此外,乐山坚持规划与人口增长相结合,利用第七次人口普查和教育事业统计成果,科学测算未来5年学生人数,锁定学位需求,切实保障学校布局与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以及可持续发展。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得以落实

关键词:两个只增不减

教育经费的“两个只增不减”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是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近年来,我省各地将把这一重要措施落地到具体的行动当中,切切实实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什邡市在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全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近三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累计投入15.7亿元,年均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保持持续增长。非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政策全面落实,其中学前教育达1000元/年、高中达1920元/年、职中达1950元/年。改善办学硬件的同时,不断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巩固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哪怕只有一分钱也要优先发展教育。”这是南江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的坚持。在地方财政年收入仅8.3亿元的情况下,县级教育附加全额用于教育。加大财政统筹协调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回收存量资金再安排等方式,新增财力向教育倾斜,实现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2020年,一般公共教育经费投入9.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2%,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速;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南江县坚持“哪怕只有一亩地也要优先建设学校”“哪怕只有一个编也要优先留给教师”,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记者 倪秀)

 


网站地图